“因为我们纺织厂要开起来了呀,到时候黄洋大队还会缺钱吗?
粮食也不用担心,这次能有大丰收便说明我们黄洋大队的田地肥沃,气候好,风水好,再过半年还是会有的。
况且砚青哥哥实验出来的粮种更好,届时那种耐旱高收的粮种一出,就没人稀罕我们黄洋大队的粮食。
与其如此,我们不如给公社一个人情,后期在作坊与工厂才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持不是吗?”
黄洋大队相当于施恩于公社,那些领导得了好处肯定会记得他们的好,以后在某些细节给个方便也没有什么不可能。
总比出事的时候再去求爷爷告奶奶的,到时候可就来不及了。
大队长一想,可不是嘛!“嘿,还是小娇你想的长远,既然这样,我明天好好跟社员们说。
那就这样说定,我先回、”
“等一下队长叔,我们也正好有事找你呢,关于纺织厂的事。”顾砚青立刻把人叫住。
大队长一听,顿时搓起双手来压抑自己的兴奋,“工厂啊,好好好!
你们说、是不是可以开始了?生产队刚好秋收结束,接下来的活已经不多了。”
黄洋大队地处偏僻,总共就那么大点地,便你别说、人还挺多的,为什么呢?
因为偏啊,一些被恶整与陷害的知青们纷纷被指派到这个地方来,也不管黄洋大队能不能收到那么多人。
往年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的,大队长急白头了快,幸好宋时娇来了,宋家开起作坊,让社员种植蘑菇,今年的粮食更是大丰收。
谷子玉米晾晒的时候更是没有淋到一滴雨,比上一季与往年多了三成的粮食。
大队长想,这一定是宋时娇带来的福气,不过他从来没跟别人嘀咕过,就怕说坏不灵验了。
长此以往,他们黄洋大队就不愁吃了,可最重要的还是工厂!
是工厂而不是小作坊,其中的规模肯定会更大,你看看城里的那些工厂,就拿五金厂,几乎个个富的流油。
反正大队长对宋时娇信心满满,所以呢,她说什么就是什么,别看小丫头年纪不大,但绝对是典型的经商料子。
宋时娇接着说道,“对,我们可以先安排人去收割剑麻与苎麻,把场地收拾出来,明天再去剩下的机器拉回来。
现在来讨论工厂的部门架构与工位布置,人员安排。
工厂与作坊不同,部门要多一些,要有人事、生产、采购、销售、财务、研发六个部门。
人事除了招聘人员、管理资料,还有工厂的保卫工作,这个职位的负责人我觉得大队长你最合适。
生产部人数最多,也接触到核心技术,我想让我大哥顾正青负责。
采购就是买原料这些工作,不过我们的原料大多来自山里,可以让阿慈做负责人。
销售就是把我们的布料和鞋推销卖出去,我二叔家的东青北青两兄弟很合适。
财务是爸爸顾怀山,他学识渊博,最合适规划工厂的收支。
我自己负责研发,就是布料要做成很多种花纹与款式,我来做,也可以带几个助理,等工厂步入正轨后退出。”
最后一句话让大队长心下一提,“小娇你为什么要退出啊?”工厂里没有宋时娇岂不是缺了主心骨?
可宋时娇并不想跟村里争利,因为再过个几年就会能开个体户了,她肯定要有自己的商业版图。